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凯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 彭寿
凯盛集团彭寿:
把玻璃做成“黑科技” 更薄更柔更好
⊙记者 王雪青 ○编辑 刘向红
随着可折叠屏手机的发布,柔性玻璃概念站上了风口。
“柔性屏未来用玻璃作为材料是它的发展方向。”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凯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彭寿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两年前,彭寿就提出,玻璃要向厚度更薄、可卷曲可折叠的高性能产品发展。去年,凯盛科技集团成功量产了世界最薄的0.12mm浮法宽板超薄触控玻璃。
彭寿表示,下一步,凯盛科技集团会紧紧围绕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去攻关,包括作为国家重大专项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是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玻璃基板。在柔性玻璃方面,凯盛科技集团今年计划实现0.1mm浮法宽板超薄触控玻璃的量产,这是国产超薄柔性玻璃的再一次技术升级。多项“黑科技”的问世,将弥补国内技术空白,并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去年底,凯盛科技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未来该项试点将对凯盛科技及洛阳玻璃等材料板块公司有何影响?彭寿对此也进行了回应。
0.1mm柔性玻璃拟年内推出
近期,三星和华为相继发布可折叠手机,苹果亦斥资2亿美元给其供应商研发折叠屏幕。至此,手机屏幕革命全面启动。
由于玻璃本身有其刚性,在过度弯曲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完好。目前已推出的可折叠手机都采用了软胶塑料材质来对OLED内屏进行封装。这种塑料材质由于其本身的物理特性,很容易被刮伤,清晰度和耐用性上也远不如玻璃,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褶皱现象。早在两年前,彭寿就提出,玻璃要向厚度更薄、可卷曲可折叠的方向发展,可以作为手机屏幕的材料。
2018年7月,0.12mm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在凯盛科技集团旗下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成功下线。继0.15mm之后,凯盛科技集团又一次创造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最薄玻璃的世界纪录,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玻璃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彭寿透露,今年,凯盛科技集团争取再实现0.1mm可卷曲可折叠的柔性超薄触控玻璃的技术攻关。
8.5代TFT玻璃基板上半年量产
“凯盛科技集团另一个国家重大专项——‘浮法8.5代TFT-LCD玻璃基板’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彭寿表示,这是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玻璃基板,攻克该项技术是为了保障我国玻璃基板产业链的安全。
目前,这个国内首条浮法8.5代TFT-LCD玻璃基板示范线建设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实施单位为凯盛科技集团旗下的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据悉,目前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工业化生产技术依然是制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短板。此条8.5代浮法TFT-LCD玻璃基板示范线的建设,将有利于我国玻璃基板工业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快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更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玻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攻关方向。由于医用包装材料对玻璃纯净度的要求更高,国产药用玻璃与国外产品一直存在不小差距。凯盛君恒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高端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的国产化,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一期已按计划顺利投产,2018年产量突破2000吨,国内外50余家后加工制瓶企业使用了该项目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去年,凯盛科技已完成对项目承担单位的增资入股,凯盛君恒顺利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集团医用包装材料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
“我们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继续在高端产品上发力。”彭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未来,玻璃的发展方向就是超薄、大尺寸、高透化和功能化,我们将进一步对低端玻璃限制生产,攻关更多高性能的新产品,弥补技术短板。”
投资公司试点助力材料板块发展
去年底,凯盛科技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该项试点将对凯盛科技及洛阳玻璃等材料板块公司有何影响?
彭寿回应称:“中国建材集团的三大主业是水泥、材料、工程服务。其中,材料是中国建材未来发展重点,集团成为投资公司试点后有利于材料板块的发展,包括资金、战略层面对材料板块都会有支持。”
在彭寿看来,作为材料领域的“国家队”,攻克技术“卡脖子”难题是凯盛科技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信息产业为例,信息显示面板的关键原材料——基板玻璃一直是信息显示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历经数十年研发攻关,我国建材行业终于实现信息显示玻璃的重大突破,建成国内首条4.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并量产世界最薄0.12mm超薄触控玻璃。但是,大尺寸信息显示基板玻璃的“卡脖子”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京东方、华为等企业都面临着寻找国内合作伙伴,以摆脱国外制约的迫切需求。因此,“卡脖子”的技术亟待突破。
他建议,完善央企、民企“卡脖子”项目的合作机制,由科技部牵头,充分利用央企积累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应用需求,加强指导支持,加强合作对接,形成合力,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建立从立项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合作机制,共同实现“卡脖子”技术和产业的新突破。
彭寿还建议对于合作的“卡脖子”项目,国家对国企和民企给予同样的政策支持,并且为优化创新生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也很有必要,可设立专项攻关基金,充分调动民企参与“卡脖子”项目的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